EBM
[EBM] 讀者指引:評讀工具中的"結果精確嗎?"該如何判斷?
上午9:28:00小編長久以來的經驗,絕大多數醫必厭 (EBM) 朋友不知道怎麼判斷評讀工具 (critical apprasial tool)中的"結果精確嗎 (How Precise Are the Results)?"
評讀文獻時,主要要看的就是偏誤 (bias = 系統性的誤差)與隨機誤差 (random error)兩檔事~
隨機誤差隨著樣本數目變大而減少,因此,在臨床研究中 (包括隨機分派研究或綜合分析),隨機誤差通常以"信賴區間 (confidence interval)"描述
結果精確嗎?的標準是=
"透過研究結果的信賴區間上下限,考量如果上下限為事實時,會如何建議病人?"
因此,如果上下限在會建議病人接受這項介入時,那前提必須是結果精確的,反之,則是不精確 (所以不建議)
舉個例子來說:
非心臟手術前使用乙型阻斷劑 (beta-blocker)研究結果如下:
在非致命性心肌梗塞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部分,每1000位病人,會減少14位發生這件事情,其信賴區間介為減少6位到減少20位
代表如果為真,最少減少6位,最多減少20位~
此時,臨床醫師必須考量這樣的效益大小,我會建議病人接受這項介入嗎?或以經驗,病人會接受這樣的介入嗎?
當然,這個判斷是"主觀的 (subjective)",考量的是價值 (values) 與偏好 (preferences)~
可是,臨床決策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就是"權衡 (trade-off)"好壞處、考量價值、偏好的結果,佐以研究證據,才能做出"客觀環境下的主觀判斷"~
再看死亡 (death)或中風 (stroke)風險,使用乙型阻斷劑,可能從不影響風險 (信賴區間為0)到增加風險,因此,臨床醫師或病人們應該不會接受可能增加風險這回事,所以對於這樣的信賴區間,不影響風險到增加風險的決策可能不同,因此判斷為不精確 (imprecision)
這樣在判斷上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吧!
資料來源:JAMA. 2014;312(2):171-179. http://goo.gl/DxTaZU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