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護理] 常規更換靜脈留置針與根據臨床評估後更換並無差異 (Routine VS Clinically Indicated Replacement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這是一篇令人感動流涕的文章 (相較於之前 令人痛心的文章 )...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個問題高居實證護理類最想解決問題排行榜第一名!!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這期的Lancet上刊登了一項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隨機分派研究,這個鼎鼎大名的問題就是 ”三天就換一...


這是一篇令人感動流涕的文章 (相較於之前令人痛心的文章)...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個問題高居實證護理類最想解決問題排行榜第一名!!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這期的Lancet上刊登了一項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隨機分派研究,這個鼎鼎大名的問題就是”三天就換一次導管,有比較好嗎?“


確實,要做研究就應該要做這種具有改變目前執業方式潛力的研究,而不要再用"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HTS)"的方法測試某個藥物與某個風險之間關係的方法了 (攤手)~


這項來自澳洲昆士蘭的研究,比較常規更換週邊靜脈導管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PIC) 與非常規,也就是看臨床狀況決定是否更換的策略,是否會影響一些臨床重要結果?

這項研究設計為多中心,隨機分派 (隱匿分派),非雙盲研究 (因為扎針不容易雙盲),比較臨床評估後更換,以及三天一到就更換對更換時發生靜脈炎 (phlebitis),血流感染 (bloodstream infection) 等臨床預後的影響,結果發現:

- 常規更換組,導管留置時間平均為70小時,相較於依臨床狀況更換組的99小時,依臨床狀況更換,放置時間比較長,代表許多靜脈導管在還不需要更換時就已經被換掉了

- 兩組發生靜脈炎機率相當都是7%

編按:這項研究以不劣性分析,區間訂於3%,符合依臨床狀況更換不劣於常規更換的假設。

- 其他次要終點 (包括導管相關併發症,自拔,死亡率等等) 都沒有顯著差異。

編再按:請注意這項研究並非設計來確認導管更換頻率與方法是否會影響死亡率,僅供參考

這是項很重要的研究,根據臨床狀況判斷是否更換靜脈留置導管 (當然需要事先訓練),與常規更換並不會影響靜脈炎的發生機率~

“常規更換,浪費資源、增加花費”

但,要注意的是,兩組使用的靜脈導管數,根據臨床狀況更換平均為1.7支,常規更換為1.9支 (P小於0.0001),常規更換組使用的導管數顯著較多。

且費用部分,常規更換的費用高了7.58澳幣 (匯率波動很大,約227元) 雖然不多,但考慮到靜脈導管使用數量,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考科藍系統性綜論結果:沒有證據支持常規更換靜脈導管有什麼好處”

收納7篇研究共4895為病人的考科藍系統性綜論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顯示,常規更換與臨床評估後更換:

(1) 導管相關血液感染機率沒有差異。
(2) 靜脈炎機率沒有顯著差異 (RR, 1.14, 95% CI, 0.93-1.39)。
(3) 常規更換顯著增加費用。


這是實證護理最淋漓盡致的發揮,先找到一個大家拼命問但沒答案的臨床問題,進行系統性綜論,發現證據非常有限,狠下心來做一個隨機分派研究 (這個研究難度不高,因為不需要給藥,後續追蹤時間也短),都得到很好的結果,誰說護理人員就不行自己解決問題...

護理人員加油~

You Might Also Like

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