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
[EBM] 如何評讀網絡綜合分析 Part II...
上午9:38:00
叫好不叫座的間接比較 (indirect comparison) 又來了,但是之後我們一定會接觸到這類文獻的...
繼上次這篇 讀者指引 - 如何評估網絡綜合分析 (User's Gudie to the Medical Literature - How to Read & Interpret Mixed-Treatment Comparison Meta-analysis) 之後,繼續整理這類文獻的評讀重點:
JAMA上這篇文章提出的重點包括:
(1) 研究結果可靠嗎?
- 這篇文獻是否探討一個有意義的臨床問題?
- 是否全面且徹底地搜尋文獻?
- 收納研究是否有重大偏誤 (bias)?
(2) 研究結果為何?
- 形成的網絡中有多少證據?
- 研究結果相像嗎?
- 整體治療結果及不確定為何? 這些治療如何排序 (rank)?
- 分析結果強度是否足夠? 特定分析 (敏感性分析或侷限誤差風險較小的研究) 方法是否會改變結果?
(3) 如何應用分析結果?
- 這篇文獻是否考量所有病人重要預後 (patient-important outcome)?
- 是否考量潛在的治療選擇?
- 次組分析可信嗎?
- 整體證據品質與證據限制為何?
事實上,這與評讀"系統性綜論/綜合分析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的方法差異不大,接下來將會針對"不同之處"加以說明...
附註: 越來越覺得這篇會越沉越深...沉到海底...@@
(1) 是否同時有直接與間接證據?
如果有,就會變成封閉式循環 (closed loop) [上圖B],同時有直接與間接證據將會增加我們的信心 (信心似乎很薄弱)
(2) 直接,間接研究結果是否相似?
這點非常重要,在網絡綜合分析內稱為"不連貫性 (incoherence)",過去一項分析針對112個直接 與 間接比較分析顯示,14%的結果是不連貫的,研究數目較少以及評量主觀預後的研究,不連貫的風險較高
造成不連貫性的主要原因包括: 偶然性 (chance),真的有差異,直接或間接比較研究的偏誤
(3) 整體治療結果? 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 以及如何排序 (rank)?
目前比較常見到用於MTC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拜森 (Bayesian) 分層方法" 與 "迴歸 (regression) 模式",在B法中,會看到與B模式中的信賴區間,稱為"可信度 (credible) 區間"...
另一個在文獻中常看到的結果表達方式就是排序 (ranking),這麼多研究結果,到底誰排老大的機率是最高的 (右圖)?
但這篇文線指引中,作者們特別提醒排序可能的問題,經常是過於簡化複雜的分析結果 (但我們就是想看比較簡化的阿!!)
且成為老大的機率不等於效果大小,作者們舉了一個例子,一篇比較治療C型肝炎的MTC中:
teleprevir與boceprevir比較,達到持續病毒反應的勝算比 (OR) 為1.42,95% CrI 0.89-2.25...
但排序後,teleprevir第一的機率為93%,相較於teleprevir的7% (會不會差太多!?)
接下來還有評定MTC證據品質的方法,To Be Continued...(要分幾集阿?)
繼上次這篇 讀者指引 - 如何評估網絡綜合分析 (User's Gudie to the Medical Literature - How to Read & Interpret Mixed-Treatment Comparison Meta-analysis) 之後,繼續整理這類文獻的評讀重點:
JAMA上這篇文章提出的重點包括:
(1) 研究結果可靠嗎?
- 這篇文獻是否探討一個有意義的臨床問題?
- 是否全面且徹底地搜尋文獻?
- 收納研究是否有重大偏誤 (bias)?
(2) 研究結果為何?
- 形成的網絡中有多少證據?
- 研究結果相像嗎?
- 整體治療結果及不確定為何? 這些治療如何排序 (rank)?
- 分析結果強度是否足夠? 特定分析 (敏感性分析或侷限誤差風險較小的研究) 方法是否會改變結果?
(3) 如何應用分析結果?
- 這篇文獻是否考量所有病人重要預後 (patient-important outcome)?
- 是否考量潛在的治療選擇?
- 次組分析可信嗎?
- 整體證據品質與證據限制為何?
事實上,這與評讀"系統性綜論/綜合分析 (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的方法差異不大,接下來將會針對"不同之處"加以說明...
附註: 越來越覺得這篇會越沉越深...沉到海底...@@
(1) 是否同時有直接與間接證據?
如果有,就會變成封閉式循環 (closed loop) [上圖B],同時有直接與間接證據將會增加我們的信心 (信心似乎很薄弱)
(2) 直接,間接研究結果是否相似?
這點非常重要,在網絡綜合分析內稱為"不連貫性 (incoherence)",過去一項分析針對112個直接 與 間接比較分析顯示,14%的結果是不連貫的,研究數目較少以及評量主觀預後的研究,不連貫的風險較高
造成不連貫性的主要原因包括: 偶然性 (chance),真的有差異,直接或間接比較研究的偏誤
(3) 整體治療結果? 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 以及如何排序 (rank)?
目前比較常見到用於MTC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拜森 (Bayesian) 分層方法" 與 "迴歸 (regression) 模式",在B法中,會看到與B模式中的信賴區間,稱為"可信度 (credible) 區間"...
另一個在文獻中常看到的結果表達方式就是排序 (ranking),這麼多研究結果,到底誰排老大的機率是最高的 (右圖)?
但這篇文線指引中,作者們特別提醒排序可能的問題,經常是過於簡化複雜的分析結果 (但我們就是想看比較簡化的阿!!)
且成為老大的機率不等於效果大小,作者們舉了一個例子,一篇比較治療C型肝炎的MTC中:
teleprevir與boceprevir比較,達到持續病毒反應的勝算比 (OR) 為1.42,95% CrI 0.89-2.25...
但排序後,teleprevir第一的機率為93%,相較於teleprevir的7% (會不會差太多!?)
接下來還有評定MTC證據品質的方法,To Be Continued...(要分幾集阿?)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