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常識要常看電視
[臨床藥學] 誰是Benzathine Penicillin G的傳人 (Azithromycin vs Penicillin G Benzathine for Early Syphilis)?
上午9:57:00
梅毒 (syphilis) 這個由梅毒螺旋體 (Treponema pallidum) 造成的性傳染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梅毒已經不是最熱門的性傳染疾病,但最近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古有明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最近兩年,"廠商停產"這句話實有耳聞,許多蠻重要但是不賺錢的藥物逐漸退出"台灣"市場,真的令人擔心...
長久以來,梅毒都是使用青黴素 (penicillin) 治療,從來也沒想過哪一天這個快要一百歲的藥物會消失在台灣的市場上...
附註: 青黴素於1928年由佛萊民 (Alexander Fleming) 發現,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早在19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對青黴的觀察報告)
這次即將消失的是長效性青黴素 (Penicillin G Benzathine),是梅毒治療的首選用藥 (第一把交椅)...
如果這個藥物不幸停產了,我們也無力回天,該怎麼辦?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管理局 (CDC) 對梅毒治療的建議:
- 首選藥物: Penicillin G Benzathine 2.4 MU IM 一次就好
但是使用過青黴素類藥物的都知道,這個藥物雖然牌子老信用好,但就是有過敏 (allergy) 以及需要注射的問題...
需要注射這個問題在台灣看起來不是大問題 (我們都是打針打大的),但在醫療資源匱乏,以及感染人數眾多的地區,將會是防疫上最大的挑戰...
因此研究者們莫不積極尋找可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藥物,經過一番努力後,azithromycin,這個可以口服,但單價稍高的藥物,成了替代選擇之一...
根據一篇考科藍系統性綜論 [PMID 22696367] 收納3項比較azithromycin與penicillin G benzathine用於治療初期梅毒 (early syphilis) 的隨機分派研究...
分析結果發現:
- 治癒率無顯著差異 (預期中) OR 1.04 (0.69-1.56)
- 時間並未顯著影響效果 (有點擔心) 3個月時 OR 0.97 (0.62-1.50),6個月時 OR 1.09 (0.76-1.54),9個月時 OR 1.45 (0.46-6.42)
Adapted from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Jun 13;6:CD007270.
EBM的毛病一犯還真是麻煩,試想看看,要找到足夠人數的梅毒病人進行這樣的隨機分派研究實在不容易,因此,這些研究大都在梅毒流行率高的區域進行...
雖然人種不同,但梅毒螺旋體的特性並不像我們傳統所熟知的細菌一樣,這麼地多樣化 (抗藥性)...
美國疾病管制管理局也已經於2010年的性傳染疾病指引中列入了azithromycin,建議用法為2 gm PO 一次就好...(真好,不用打針,但要吞8顆藥)
Adapted from MMWR Recomm Rep. 2010; 59(RR-12): 1-110.
除了azithromycin外,doxycycline (500 mg PO QID) 也是替代選擇之一,但有治療期間較長以及兒童不適用的問題 (影響骨骼發育)...
缺藥的問題世界各地都有 (雖然國內外原因不同),這個問題再不被重視,透過立法保障國民的健康,這些有"small drug effect"的藥物,將慢慢消失在市場上...
附註: "small drug effect"取自於"small study effect"意指治療非常見疾病,非利益豐厚的藥物,比較不容易獲得重視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梅毒已經不是最熱門的性傳染疾病,但最近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古有明訓:"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最近兩年,"廠商停產"這句話實有耳聞,許多蠻重要但是不賺錢的藥物逐漸退出"台灣"市場,真的令人擔心...
長久以來,梅毒都是使用青黴素 (penicillin) 治療,從來也沒想過哪一天這個快要一百歲的藥物會消失在台灣的市場上...
附註: 青黴素於1928年由佛萊民 (Alexander Fleming) 發現,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但早在19世紀就有科學家提出對青黴的觀察報告)
這次即將消失的是長效性青黴素 (Penicillin G Benzathine),是梅毒治療的首選用藥 (第一把交椅)...
如果這個藥物不幸停產了,我們也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管理局 (CDC) 對梅毒治療的建議:
- 首選藥物: Penicillin G Benzathine 2.4 MU IM 一次就好
但是使用過青黴素類藥物的都知道,這個藥物雖然牌子老信用好,但就是有過敏 (allergy) 以及需要注射的問題...
需要注射這個問題在台灣看起來不是大問題 (我們都是打針打大的),但在醫療資源匱乏,以及感染人數眾多的地區,將會是防疫上最大的挑戰...
因此研究者們莫不積極尋找可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的藥物,經過一番努力後,azithromycin,這個可以口服,但單價稍高的藥物,成了替代選擇之一...
根據一篇考科藍系統性綜論 [PMID 22696367] 收納3項比較azithromycin與penicillin G benzathine用於治療初期梅毒 (early syphilis) 的隨機分派研究...
分析結果發現:
- 治癒率無顯著差異 (預期中) OR 1.04 (0.69-1.56)
- 時間並未顯著影響效果 (有點擔心) 3個月時 OR 0.97 (0.62-1.50),6個月時 OR 1.09 (0.76-1.54),9個月時 OR 1.45 (0.46-6.42)
Adapted from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Jun 13;6:CD007270.
EBM的毛病一犯還真是麻煩,試想看看,要找到足夠人數的梅毒病人進行這樣的隨機分派研究實在不容易,因此,這些研究大都在梅毒流行率高的區域進行...
雖然人種不同,但梅毒螺旋體的特性並不像我們傳統所熟知的細菌一樣,這麼地多樣化 (抗藥性)...
美國疾病管制管理局也已經於2010年的性傳染疾病指引中列入了azithromycin,建議用法為2 gm PO 一次就好...(真好,不用打針,但要吞8顆藥)
Adapted from MMWR Recomm Rep. 2010; 59(RR-12): 1-110.
除了azithromycin外,doxycycline (500 mg PO QID) 也是替代選擇之一,但有治療期間較長以及兒童不適用的問題 (影響骨骼發育)...
缺藥的問題世界各地都有 (雖然國內外原因不同),這個問題再不被重視,透過立法保障國民的健康,這些有"small drug effect"的藥物,將慢慢消失在市場上...
附註: "small drug effect"取自於"small study effect"意指治療非常見疾病,非利益豐厚的藥物,比較不容易獲得重視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