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M]令人頭痛的HRQL (How to Measure Patient's Experience?)

大部分研究,我們看到的 預後指標 (outcome measure) 是二變項的,也就是"有/沒有","是/否"... 但更多時候,你會看到 HRQ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這通常是一些分數,級...


大部分研究,我們看到的預後指標 (outcome measure) 是二變項的,也就是"有/沒有","是/否"...

但更多時候,你會看到HRQ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這通常是一些分數,級數,用來測
量疾病嚴重度變化,或治療效果...

例如著名的NYHA功能分級,氣喘生活品質問卷,關節炎疼痛分數等...

這些HRQL到底要怎麼闡釋? 要怎麼判斷?

因為篇幅 (不然會被扣分),請先確認你所看到的HRQL是經過確效的,且具有一定的效度 (validity)...

第一種方法是將原本的分數或級數分級,做主觀分級的轉換,例如臨床整體印象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CGI),它把臨床改善程度分成1~7分,從改善很多到顯著惡化,再找出原本級數,最低有效分數是多少...

第二種方法是將分數或級數轉換為效應大小 (effect size),也就是所謂的"Cohen d",計算方法是平均分數差異除以標準差...


一般認定0.2代表差異很小,0.5代表中度差異,0.8代表差異很大...

故事到這邊還沒有完,因為仍有專家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容易誤導,建議轉換成需治人數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

Furukawa先生 (應該是日本人),1999年在Lacnet上發表了一封短短的"信
(letter)",提出了一個對應效應大小與需治人數的表格,可以直接根據反應率與效應大小換算出NNT來...

Adapted from Lancet 1999; 353: 1680.

一個小小的研究數據,卻有這麼多內幕,真的是處處皆學問阿...

謎之音再現: 最近文章越來越長了喔,下次再這樣...#$%^&

2011/6/22 更新,楊宗翰醫師分享的效應大小 (effect size) 說明,這裡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