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今天的課程,看NBA時,湖人隊贏了騎士隊,塞爾提克隊也贏了騎士隊,那湖人隊對上塞爾提克對誰會贏呢?
要知道這個答案只有兩種方法: (1) 讓他們兩隊去比賽 (head-to-head) (2) 透過他們與共同對手 (common compartor) 的比分來間接比較 (indirect comparison)
今天宋博士討論的就是這個,隨機分派研究的間接比較,間接比較怎麼比法?
- 單組間接比較 (Naive indirect comparison) 最粗糙,不建議使用
- 調整間接比較 (Adjusted indirect comparison) 簡稱AIC,較多人使用
- 多重比較 (mixed treatment comparison) 或稱網絡綜合分析 (network meta-analysis)
附註: 我們之前也有提過網絡綜合分析的文獻,請看"口服降血糖藥物,哪個比較有效 (Effects of OHAs Added to Metformin in T2DM)?"
Butcher等人在1997年提出了AIC的統計模式,首次應用在肺囊蟲肺炎治療選擇比較上..
Adapted from J Clin Epidemiol. 1997; 50: 683-91.
之後越來越多學者群起效法,但也引發一些爭議,畢竟間接比較還是要在一些立場上,包括一致性 (consistency) 與相似性 (similarity) 假設..
站在實證的立場,我想大家應該認同間接比較無法取代直接比較的地位,但是受限於可獲得的研究,間接比較可以視為一種考量的參考..
那間接比較研究的證據等級如何?
在Cochrane Handbook of SR中寫到"indirect comparisons are NOT randomized comparisons and CANNOT be interpreted as such...They essentially observational findings across trials..."
是比較隨機分派比較,但本身不是隨機分派研究..(繞口)..
最好的狀況是同時有直接與間接比較結果,可以看兩者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
如果有顯著差異,那可能的差異來源包括:
- 恰好 (運氣不佳)
- 不正確的間接比較
- 不正確的直接比較
- 臨床上有意義的差異
間接比較是不可避免的,但間接比較的證據強度與效度評估,目前還沒有很好的共識,在臨床應用上會因此受限,下次我們來練習看看如何評讀此類文獻..
推薦讀物:
Lu G, Ades AE. Combinati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vidence in mixed treatment comparisons. Stat Med. 2004; 23: 3105-24.
附註: 今天晚上跟宋博士餐敘,他提到在英國"殺雞"的趣事,尋求收養的雞,到最後都進了中國人的肚子裡..他真的很妙..
分享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