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條碼(貓)提升病患安全 (Barcode Technology AND Patient Safety)...
上午11:28:00
滴滴..看一家便利商店生意好不好,聽這個聲音響起的頻率就知道..
條碼 (barcode) 已經應用在商業與工業很長一段時間了,醫療業的導入倒是落後了一段距離..
國外許多醫院已經完全條碼化,從開立電子處方 (CPOE) 開始,後續的藥物調配,運送,給藥都是仰賴條碼科技..
陸陸續續已經有許多國外藥廠導入二維條碼 (QR code) 作為藥品標示 (label) 的一部份..
本週的NEJM上刊登了一篇應用條碼科技提升病患安全的研究,其實相關研究已經很多,國內外都有許多成功的例子..
這次刊登出來的文章是以MGH為例,當然,條碼應用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與電子給藥記錄 (eMAR) 的結合完成度了..
在給藥部份,到了給藥時間,護理人員以無線條碼讀取機 (wireless barcode reader) 掃描病患手圈 (wristband) 來確認藥物,劑量與病患正確..
如果流程中出現錯誤,則條碼讀取機就會發出 (惱人的) 警告聲響..
在國外有一點跟台灣不一樣的,醫師開立處方後,會由藥師確認 (verify) 該筆處方後才開始調配..
當然,能夠登上NEJM的電腦系統想必具有相當深厚的功力,除了給藥時確認正確性之外,電腦還會即時顯示相關的實驗室檢驗值,可以直接輸入給藥時病患的生命徵象,如果無法完成給藥也可以勾選原因,即時查詢病患所有給藥記錄等等..
甚至連許多特定給藥流程,例如PCA,sliding scale都可以在電腦上直接操作給藥,也會即時提醒你外觀或藥名相似的藥物..
頭與止痛藥物時,也可以直接記錄痛覺分數,簡單來說,他幾乎可以取代所有你現在看得到的表單 (相信我,那些表單多得驚人!)
在試驗期間,發生給藥相關錯誤的機率為6.8%,相較於實施條碼之前的11.5%,相對下降了41.4%..
你可能會問,這樣的系統下,為什麼仍然有錯誤? 再嚴格的系統,也無法排除"人"的因素,最常見仍發生的錯誤是口服藥物與鼻胃管投與的給藥路徑錯誤..
電腦並無法偵測你實際的給藥路徑,電腦告訴你從口服,你卻從鼻胃管投與..那..(怪誰阿..)
大家還是每天埋首於成堆的表單中,這篇文獻告訴我們這樣的策略是可行且可以降低給藥錯誤的..
一件醫療疏失,賠上的不只是金錢,是聲譽,更重要的是病患的健康..
護士圖方便給錯藥 小傷變命危
Adapted from N Engl J Med. 2010; 362: 1698-707.
1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