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ss Testing Before Coronary Angiography...

這是甚麼? 有待過內科或是心血管疾病加護病房的人就知道.. 這是 Thallium-201掃描 的結果,簡單的來說,這是壓力測試 (stress testing) 的一種.. 怎樣造成壓力,在臨床上要嗎就是請你跑超馬,要不就是注射藥物.. 這個檢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壓力期,另一...


這是甚麼? 有待過內科或是心血管疾病加護病房的人就知道..

這是Thallium-201掃描的結果,簡單的來說,這是壓力測試 (stress testing) 的一種..

怎樣造成壓力,在臨床上要嗎就是請你跑超馬,要不就是注射藥物..

這個檢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壓力期,另一個是靜止期..

分別測量這兩個期的心肌灌流量,就可以知道缺血的位置在哪裡,以及其嚴重度..可以做為是否要進行進一步治療的指標..

接下來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與血管介入治療,也就一般常說的心導管..

到底哪個比較好? 對於穩定心臟疾病患者而言,過去的COURAGE研究已經告訴我們兩者並無太大差異..

Adapted from N Engl J Med. 2007; 356: 1503-16.

心導管介入治療確實有其好處,例如可以直接"目視"到阻塞的位置與嚴重度,可以直接進行氣球擴張術與放置支架,簡而言之就是一次發現一次搞定..

但相對的,他也有許多風險,先撇開操作者的問題,後續可能會有因放置支架導致的支架栓塞 (stent thrombosis),可能會有再次阻塞 (restenosis)與必須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等等問題..

但站在治療的立場,可以直接看到可能的問題點在哪裡,直接進行治療卻也是個很吸引人的選擇..

今天的JAMA上刊登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研究了美國進行選擇性心導管介入治療 (elective PCI),意思是說你不是因為心肌梗塞或其他急症,而緊急接受治療的病患..

在這些病患中,到底有多少比例病患是真的有去做壓力測試,而不是直接跳過直接進行心導管治療的?

在總共23887位接受選擇性心導管介入治療的病患中,僅有44.5% (共10629位) 病患在接受心導管治療前有進行壓力測試..

後續有相當多因果關係的分析,其中有一點蠻有趣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醫院每年進行心導管介入的次數較多 (定義為150次/年以上),在心導管介入之前進行壓力測試的比例顯著較低..

自從COURGAE研究發表後,大部分學會都希望心臟科醫師慎選病患進行心導管介入,例如高風險,有症狀,或是其他檢驗已經證實有心肌缺血問題的病患..但看起來,似乎事與願違..當然其中牽涉到的因素非常的多..

有經濟因素,保險因素,病患偏好因素,當然還有醫療專業人員的因素..

希望每位罹患這樣疾病的病患們,都應該好好地與您的醫師討論一下可行的選擇..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要求醫師們為您提出量身訂做的治療模式..

Adapted from JAMA. 2008; 300: 1765-73.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